奇闻异事

历史上诡异的叛乱 真实的历史是什么

字号+ 来源:名豪时尚网 作者:沐倾颜 转载请注明://www.minghaoshangwu.com/qiwen/221321.html 2023-06-26 15:05

王阳明最后病逝于江西南安的一条小船上,留下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的遗言。

   在无厘头电影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面,宁王是一个从头到尾叫嚣着要发飙的人物,动不动就来一句“你别逼我发飙”。最后被唐伯虎逼得没办法,在华太师府里当众脱裤子尿尿,算是发过飙了。

  真实的历史却是,那泡尿可能是唐伯虎撒的。

  史载,落魄文士唐伯虎曾应征到宁王府服务,半年后觉察出宁王有造反的迹象,想走又走不了,于是装疯卖傻,日日纵酒,做些违规逾矩之事,正史的记载叫“佯狂使酒,露其丑秽”,当众尿尿的事估计也干了。

  宁王最后受不了,才把唐伯虎打发走了。

  5年后,大明正德十四年(1519),宁王真的造反了。

  就像那泡尿照见的历史一样,这场被称为“宁王之乱”的帝国藩王叛乱,从头到尾透露着荒诞、诡异的色彩。

  因为,宁王朱宸濠要反的皇帝,本身就是一个无厘头的皇帝。

  1

  朱元璋是个穷苦出身,虽然后来靠着一帮兄弟逆袭夺得天下,但他骨子里对异姓功臣十分猜忌。明朝开国后,这帮功臣都被收拾得很惨。

  在朱元璋眼里,只有自家人靠得住,于是大封宗室。自己的子侄,一个个都封为藩王。按照朱元璋的设想,一旦中央有事,皇权旁落,各地藩王可以起兵护卫皇室,即“清君侧”。

  自西汉搞分封搞出了皇室自相残杀的七国之乱,此后历代很少敢这么搞法——即便分封藩王,也不实封。只有西晋的晋武帝真诚地向刘邦“学习”,结果又闹出了八王之乱,“国家之祸,至亲之乱,未有今日之甚者也”(《晋书》)。

  朱元璋可能不读历史,也可能从历史得到唯一的教训,就是不吸取任何教训。

  在他死后没多久,根据历史定律,明朝的藩王之乱果然不期而至。那场名为靖难之役的帝国内乱,最终以他的儿子朱棣,干掉了他的孙子朱允炆而告终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明朝虽然还是朱元璋的血脉,但已经颠覆了他生前安排好的血脉承继秩序。

  有一就有二,朱家的血脉已经有了造反的致瘾性。朱棣死后不到两年,有个儿子想要复制父亲的成功——他的儿子朱高煦,意欲干掉他的孙子朱瞻基,但失败了。这场谋权夺位的汉王之乱结束后,朱高煦死得很惨,据说被罩在一口300斤重的大铜缸里面,点火,活活烤死。

  在汉王之乱30年后,1457年,又爆发了两个兄弟皇帝——朱祁镇与朱祁钰之间的夺门之变,成者为帝,败者被废为王。我写过文章,哀叹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政变,却搭上了一代英雄于谦的性命,实在可恶。

  到正德皇帝朱厚照继位时,他已是明朝的第十个皇帝。这个倒霉催的无厘头皇帝,在位16年,就遭遇了两次藩王叛乱。

 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的独苗(另一个儿子早夭),万千宠爱于一身,养成他聪明而任性的性格。虚龄15岁继位,他还是个孩子呀,就跟玩游戏一样,开始了治理帝国的旅程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