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闻异事

揭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来历,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怎么断句

字号+ 来源:网络 作者:雪青 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minghaoshangwu.com/qiwen/143414.html 2021-12-05 12:06

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怎么来的呢?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下的圣旨上开始使用这句话的呢?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为何会用这句话作为古代皇帝圣旨的开头呢?

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怎么来的呢?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下的圣旨上开始使用这句话的呢?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为何会用这句话作为古代皇帝圣旨的开头呢?历史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怎么断句的呢?下面名豪网小编为你讲述这句话的来历和意思。

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,经常会出现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……”这句话听得人很不舒服,因为在明代以前,圣旨的“开场白”,根本没有这八个字,这可谓是“戏说”和“穿越”。

不管什么朝代,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。

在中国古代,帝令并不都称为“圣旨”。据《中国圣旨大观》一书记载,春秋战国时期,帝王之令分别称作“命”、“令”、“政”,直到宋代才开始通称帝令为“圣旨”。圣旨的开头语也不全是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,而是历朝历代各有其别:唐朝时,圣旨开头语多是“门下”两字,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发,如《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》的圣旨,开头语便是:“门下,天下之本……”。也有用“朕绍膺骏命”、“朕膺昊天之春命”等词作开头语的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圣旨开头语多用“应天顺时,受兹明命”八个字,以阐明天子的“正统”。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,所以元朝时期的圣旨开头语一律是:“长生天气力里,大福荫护助里,皇帝圣旨……”。

据考证,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,已经就是“奉天承运”中的“奉天”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,取意遵照天意,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。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,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。燕王朱棣迁都北京,后来建紫禁城时,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“搬到了”北京。

关于此一说,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。“他在《茶香宝续钞》中说:“奉天承运”是“论奉天殿名而及之”。说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开始于明朝,还有一个依据,就是朱元璋所捧得大圭上面刻着“奉天承运”这几个字。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。

其实,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,而是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”,意即“奉天承运皇帝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。而“承运”指的是继承心声的气运,实指君权神授。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大意就是,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,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。借用天命,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。

元朝

元朝为蒙古族统治的封建王朝。汉文诏书使用“上天眷命皇帝圣旨”起头,蒙文诏书则使用“长生天的气力里,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”。

明朝
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奉天承运这个词真正使用在帝王诏书上,却是从明朝开始。

明太祖初,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,于皇帝所执大圭上刻“奉天法祖”四字,与臣下诰敕命中必首称“奉天承运皇帝”,后相沿成为皇帝在重大场合所颁诏书中的套语。以“奉天承运”一词加于“皇帝”之上,以此来凸显皇帝的合法性和神圣性以及皇权的至高无上。明太祖制定”奉天承运”一语,虽源于秦朝时期的君权神授理论,但直接继承于元朝诏书的起头语,史载“上以元时诏书首语必曰‘上天眷命’,其意谓天之眷佑人主,故能若此,未尽谦卑奉顺之意,命易为‘奉天承运’,庶见人主奉若天命,言动皆奉天而行,非敢自专也。”另外,现代很多人将其读成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,这是错误的。正确读法应该是: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。在书写时,由古代有“平抬”的书写习惯,所以“天”和“皇帝”须换行顶头书写,以示尊敬。

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一记载太祖尝言:“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,非敢自专也。”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“奉天承运”。明代礼仪明文规定,亲王,群臣上表笺,都得有“皇天眷命,统驭万方”,“承天受命,君师宇内”等字样,节日朝贺须用“奉天永昌”,皇帝郊祀称自己为“嗣天子臣”,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“荷蒙天地兮,君主华夷。” 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“朕承天序”,皇帝的宝玺则有“皇帝奉天之宝”,“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”等等。这些与“奉天承运”一样,都是君权神授理论的体现。

清朝

而到了清朝,更加是将这个套语用到了极致。清承明制,其诏书多以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”开头,中间诏示内容,最后一般以“布告天下咸使闻知”或“布告中外咸使闻知”结尾。诏书以外,清代还有制辞(即制书)其开头一般是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”云云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