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闻异事

八旗子弟是如何没落的 八旗子弟没落真相(2)

字号+ 来源:名豪时尚网 作者:沐倾颜 转载请注明://www.minghaoshangwu.com/qiwen/221323.html 2023-06-26 14:59

1 清朝立国的八旗制度,最早源于努尔哈赤时代的后金军事管理制度,将散居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人召集起来,以牛录甲喇为基层单位,组成以固山(满

  1

  清朝立国的“八旗制度”,最早源于努尔哈赤时代的后金军事管理制度,将散居在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人召集起来,以“牛录”“甲喇”为基层单位,组成以“固山”(满语意思“旗”)为单位的军事组织。“出则为兵,入则为民;以旗统兵,以旗统人”。

  随着爱新觉罗家族的势力不断扩大,努尔哈赤将这种起兵初期的松散军事组织正式确立了下来,分授不同颜色的旗帜,形成真正意义上的“八旗”。最终在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执政时期,衍生成为清代满、蒙、旗下汉人内部的社会管理制度。

  入关之后,清朝统治者以为,明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就是实行了两百多年的分封制度。在明朝“分封而不赐土,列爵而不临民,食禄而不治事”的体制下,众多明朝亲王们只能在封地内享有郡国之名,而无治国之实,实属资源浪费。但明朝的皇子到底还是根据国家的要求,到地方“就了国”,这对于中央朝廷而言又是一颗潜在的“定时炸弹”。明朝中期出现了安化王、宁王等大小叛乱,让清朝统治者觉得有必要避免历史的覆辙。

  最终,清朝统治者决定对皇族实行“分旗赐第”政策,即“诸王不赐土,而其封号但予嘉名,不加郡国”。如乾隆三十年(1765年),乾隆皇帝第五子永琪受封和硕荣亲王后,其后人即隶属镶红旗,“为镶红旗宗室右翼近支第一族”,隶属该旗籍下的人丁、土地等,实际上就成了荣亲王家族的私有财产。

  对于普通旗人,清朝则以“跑马圈地”的形式完成初次财富分配。

  满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,因环境等因素,只习得骑马打猎,对于中原地区长期赖以生存的农耕文明并不熟识,导致入关后,八旗上下生活上出现各种不适应。为了解决八旗军队入关之后的生存问题,不胜耕种的清朝上层只好发动声势浩大的圈占土地运动,将官府新丈量好的土地,收归国有,再统一分配给旗人,以保障八旗军民入关之后的正常生活。

  在这个过程中,原先属于农民所有的肥沃土地被清军以“跑马圈地”的形式收走,替换的皆是一些盐碱化程度高、耕作肥力不强的土地。一部分农民甚至因圈地沦为了新入关八旗的奴仆。圈地后,大量土地由奴仆耕种,普通旗人兵丁再也不需要苦哈哈地耕作了,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清朝开疆拓土的战斗中。

  就这样,清朝八旗社会形成了“王公→普通旗人→奴仆”三个等级的划分。

  鉴于八旗军民主要为战争服务,故清政府很早就规定,所有的在旗人员一律不准经商,不准务农,终身只能在官方设置的“满城”附近活动,超出规定范围(禁旅八旗以京师内城周边40里为界,驻防八旗以满城周边20里为限),一律处以重罪。

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天下太平,八旗子弟武备松弛。到了晚清,形成了魏源所说的“聚数百万不士、不农、不工、不商、不兵、不民”的八旗人口,均丧失基本的谋生能力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